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个直辖市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北京市。作者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都下辖了16个区。北京市历经了多次区划调整以后,下辖了16个区。那么,这16个区的区划,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北京市。北京市属于我国的首都、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我国九大中心城市之一、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等等一系列光环。北京拥有很多别称,例如燕京、燕都、京城、京师、幽州、、大都、北平等等。北京市拥有多万人口,经济总量达到了3.61万亿。在我国各个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市,排名全国第二位。

其实,北京市的区划调整与河北省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的都城,基本上在长安、洛阳等几个城市之间选择。北京属于燕云十六州的核心,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骑兵的重镇。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消灭了西夏国、大金国、大理国、吐蕃、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庞大帝国。

出于同时兼顾中原和北方草原的需要,元朝定都北京,称为大都。至此以后,确定了北京三朝都城的地位。随着疆域面积的迅速扩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缺点暴露无遗。面对全国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元朝有点手足无措。面对各地错综复杂的人口数据、耕地土质、农作物产量情况,元朝非常头疼。

因为元朝从来没有历经过这些问题,以耕地为例,由于各地的土质结构和气候完全不同,各地的耕地,分为了旱地、水浇地、丘陵地等10多个类型,每一种耕地又分为了上中下3个等级。各地的农作物类型非常多,例如水稻、小米、大豆、小麦、高粱等等。对于这么复杂的情况,号称“弓马娴熟、所向披靡”的元朝,毕竟缺乏经验。

依靠唐宋两朝的州县两级区划,已经无法满足元朝的管理地方需要。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各方面的问题很多。最后,元朝在宋朝23路的成熟经验上,加上了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框架,进一步调整以后,推出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甘肃行省、湖广行省、云南行省等等。

当时,每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设立了4级区划。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的框架,但并不完善。首先,各省的区划不合理,地方上的管理难度大。第二,各地机构的结构粗犷,效率非常低。到了元朝统治末期,行省区划已经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各地区划。例如撤销了路一级的区划,形成了省、州府、县三级区划,这一区划模式非常经典,沿用了几百年时间。起初,明朝的都城在南京,燕王朱棣的封地在北平府。明成祖朱棣登基以后,明朝的都城前往了北京,不过,南京仍然是名义上的留都。最终,明朝进一步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例如在影视剧《大明王朝》中,出现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说法。

其中,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基本上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形成的,例如河南省、福建省、广东省等等。与现在的区划相比,非常接近。明朝时期的北京被称为顺天府,出现了著名的顺天府尹。不过,明朝的顺天府管辖区有限,只管理宛平县和大兴县。至于北直隶,大体上就是现在的河北省。17世纪中期,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进一步调整了各省的区划。最后,形成了大清内陆18个省的区划。

当时,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清朝设立了直隶总督,并且排名天下督抚第一位。在名义上,顺天府隶属于直隶省管理。但实际上,顺天府自成体系,直隶总督根本管不了顺天府。在清朝统治时期,顺天府的管辖范围大大扩大,下辖了涿州、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房山县、昌平州、顺义县、怀柔县、密云县、平谷县、霸州、保定县、文安县、大城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通州、蓟州、三河县、武清县、宝坻县、宁河县、香河县。

那时候,出现了顺天府二十四州府的说法,管辖范围比较大。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仍然是都城。年,直隶省更名为河北省。在北伐战争之后,都城迁移到了南京。北京被更名为北平,曾经做了2年时间的河北省省会。年,河北省省会迁往了天津市,北平市被提升为特别市。

特别市类似于现在的直辖市,不过,并不完全一样。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当时,北平市更名为北京市,重新确立为首都,并且分为了30个区。这一阶段,北京市的管辖范围并不算大,外围的各个县隶属于通县专区管理,而通县专区隶属于河北省。北京市的管辖范围,大体上只有郊区和市区。

在50年代,各个直辖市的管辖范围都不大。北京市划分为32个区。由于区划太大,每个区的面积都很有限。因此,32个区的区划实行了几个月以后,便调整为20个区。到了年,又在20个区的基础上,调整为16个区。当时,各个区的名称很简单,从第一区开始,一直排序到了第十六区。

年,随着区划的逐步规范化,原来的16个区,调整为13个区。更重要的一点,各个区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分别是:东单区、西单区、西四区、前门区、东四区、宣武区、崇文区、东郊区、南苑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不过,这一区划持续了几个月以后,又出现了变化。年7月,河北省的宛平县划入了北京市管理。

随后,宛平县和门头沟区撤销,设立了京西矿区,仍然是13个区的区划。到了年,河北省昌平县划入北京市管理以后,撤销昌平县,设立了昌平区,北京市下辖区调整为14个。年,河北省的通州县级市、通县、大兴县、房山县、顺义县、良乡县等地,划入了北京市管理。随着这些市县的划入,北京市的区划出现了大规模调整。

前门区被撤销,分别划入了崇文区、宣武区。石景山区被撤销,划入了丰台区管理。撤销了东单区、东四区,合并设立了东城区。撤销了西单区、西四区,合并设立了西城区。此外,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京西矿区更名为门头沟区。通县、通州市被撤销,设立了通州区。房山县、良乡县被撤销,合并设立了周口店区。大兴县、南苑区被撤销,合并设立了大兴区。顺义县被撤销,设立了顺义区。

此时,北京市下辖了13个区、4个县,总计17个区县。不过,这样的区划只维持了2年多时间。年,昌平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周口店区被撤销,重新设立了昌平县、通县、顺义县、大兴县、房山县。北京市的区划,调整为8个区、9个县,总计17个区县。

年,在部分乡镇的基础上,设立了石景山办事处。年,石景山办事处升级为石景山区。总计设立了9个区、9个县,也被称为内九外九。进入70年代以后,年,北京市设立了石油化工区办事处。到了年,又在石油化工区办事处的基础上,设立了燕山区,进而形成了10个区、9个县的区划,总计19个区县。

在八九十年代,随着北京市的持续发展,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为了适应时代,北京市的区划又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年,房山县和燕山区被撤销,设立了房山区,形成了10个区、8个县的区划。进入90年代,区划变化更大。90年代末期,通县、顺义县、昌平县被撤销,设立了通州区、昌平区和顺义区。

截至这个时候,北京市形成了13个区、5个县的区划。年,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陆续被撤销,设立了平谷区、大兴区、怀柔区。北京市的区划,调整为16个区、2个县。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年,崇文、宣武两区分别与东城区、西城区合并,形成了14个区、2个县的区划。不过,16个区县的格局已经形成了轮廓。

年,密云县、延庆县被撤销,设立了密云区、延庆区。截至这个时候,北京市16个区的格局,彻底形成,分别是: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最后说一点,作者没有其他账号,请大家注意。最近,抄袭者,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8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