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数万步,
手扛肩挑解决居民物资供应问题。
楼内无电梯,
30斤的空煤气罐扛下来,
60斤的“满气”罐扛上去。
小区被封控,
生活垃圾增量3倍,
日清垃圾余桶。
封管控区内,
每天运送快递余件
守护居民生活“最后一百米”……
这些都是石景山区
十万平小区等封管控区
首开首华物业人的工作场景。
作为石景山区的重要物业服务力量,首开首华物业公司在石景山区共管理着8个项目,59个小区,管理面积超万平方米。从4月30日起,十万平小区、苹果园一区、苹果园三区、金顶街小区相继遭遇了疫情管控,涉疫小区在管项目在做好日常物业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在辖区内担负起封控、管控区域消杀防疫、垃圾收集清运,入户配送生活用品和快递,配合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等多项工作。
没有电梯,他们肩扛60斤重的煤气罐上楼
张桂海是首华物业古城项目部的维修师傅。闭环管理期间,居民快递和外卖需求激增,他被分配到项目快递及外卖分拣组。小组一共8人,每天需要完成余件分拣及运送工作,每人每天至少运送件。
▲古城项目部维修工张桂海在十万平小区运送物资
张桂海工作的十万平小区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共有17栋楼,超过一千户。自5月4日实行封控管理以来,为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物业迅速集结项目部工作人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负责秩序维护、环境消杀及垃圾清运、快递及外卖分拣工作。
十万平小区在大门口搭建起临时“货架”,由物业人员进行统一运送外卖和快递。从小区大门到居民家中的距离看似很近,但大米、矿泉水等大量的保供物资想要运送到居民手中并非易事。物业人员群策群力,平板车、三轮车、电瓶车、自行车……能想到的运输配送工具全部用上,奔走在小区各个楼层。
不仅仅要把快递送到门口,在十万平,物业人还要用双肩扛起“煤气罐”。
十万平小区是上世纪70年代为职工建造的住宅楼。年,首开集团接收产权和物业后,依托“区企合作”平台,对小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但由于历史原因,有户燃气管线未入户,居民做饭、烧水仍需使用煤气罐。
小区封控后,“换气”的重任也交到物业肩上。“空罐子15公斤,燃气15公斤,满罐儿得有30公斤。”作为下沉干部来到十万平小区开展疫情防控的党员汪杨介绍。楼内没有电梯,物业人员要先将30斤的空罐儿从居民家中扛下来,再将60斤的“满气”罐子扛上去。
从早8点到晚9点,物业人互相接力,全力跑好生活物资供应的“最后一百米”,手扛肩挑解决了辖区百姓物资供应问题。
垃圾量增加三倍,他们清晨即起消杀调运
疫情突发,小区封控,生活垃圾激增到往常的三倍。垃圾清运一下成了金顶街项目经理刘婵面临的头等大事。
▲金顶街项目经理刘婵现场协调解决垃圾清运工作
从4月30日开始,金顶街项目部在管金顶街三区6号楼、四区9号楼先后实行了封控管理,金顶街三区实行了临时管控。
物业人员发现,小区原有的28个垃圾桶,已经无法满足封控期间的需求。金顶街项目经理刘婵第一时间联系附近项目请求支援,在最快的时间里调配到20个垃圾桶,缓解了辖区内的垃圾一时间无法及时运出消纳的难题。
每天清晨五点半,负责垃圾清运工作的物业人员就起床换好防护服,开始垃圾清运工作。随后,负责防疫消杀、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封控区秩序维护的物业人员也陆续走入工作岗位。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项目部还要全力做好小区居民的物业服务保障工作。
▲金顶街项目部李建坡、蔡环龙两位维修师傅上门为封控区住户修水管
“目前项目上一共有24名物业人员,我们分成了6个组,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刘婵介绍道。5月2日晚,金顶街三区6号楼一位住户家中水管突然漏水,项目部的李建坡、蔡环龙两位维修师傅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往住户家中维修,恢复了正常供水。
项目部24名物业人员,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服务管辖区近位居民。连日来,项目部累计清运生活垃圾26次,1余桶,公区环境消杀清洁余次,每日消杀点位处。
“战袍”加身逆向行,直面疫情勇担当
不仅关心居民生活,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