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牛汝辰

城市地名对于城市的交通、邮电、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城市地名应不断走向规律化,这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城市地名缺乏科学管理,继续保持杂乱的分布状态,将会影响信息流、人流和物流的传递效率,给人们带来不便。特别是在我国,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有人估计,本世纪末将有4.3亿人口相继进入城镇生活。这样,如果继续采取过去的分散而零乱的命名方式,忽视城市地名规划,不仅会使城市地名更加混乱,也会造成新的重名和混乱现象。因此只有进行全面的城市地名规划,才能有效地建立科学化的合理的城市地名体系。

(一)城市规划应与城市地名规划同步

城市地名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别的复杂的地名系统。它具有下列特点:

(1)分布密集,单位面积内的地名数量多,其密度为农村地名数的十倍甚至数百倍。仅以上海为例,在只有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中,就分布多条街路(指有名街路)。

(2)使用频繁,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居住地和人流聚散地区。

(3)知名度高,有的地名不仅本市区内外,省区内外共知,甚至国内外有名。

(4)复杂多变,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新城区扩展,各类地名处于不停的增生消逝中。

城市建设应与城市地名规划同步发展。城市地名规划是对城市地域内的各种地名的命名与更名,及其相应的分布形态作业整体规划,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利于加强地名管理,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交往的便捷,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城市地名规划内容包括面状地名(行政区划和区片名称)、线状地名(街巷道路里弄等)和重要的点状地名(居民点、车站、码头、广场)等。

如北京和平里小区太大,一个主地名不好找,原一机部副部长反映:朋友到我家找我,大约要用一个小时,还有人说现在楼群找人还不如大街胡同好找,足以证明北京命名原则中的“好找好记”是做的不够的。

又如北京石景山区小区的命名,在八角一带有八角路居民区、八角北路居民区、八角南路居民区、八角北里、八角中里、八角南里等。不要说北京其它区的人不好找,就连住在这的居民也分不清这些小区的分布。再如石景山区古城一带的道路名,也如一团麻,很难理清。用同一个专名命名的道路太多;如:古城西路、古城路、古路北路、古城南路、古城大街、古城南大街、古城东大街、古城小街等,它们的不同只在于道名的不同,使人难以记住。像北京为亚运会服务的有关工程,若命名跟不上工程速度,当然会影响使用,亚运村的名字就迟迟才定下来。

(二)城市地名规划的原则

城市地名规划应遵循地名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运动的趋势,同时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的特点,从有利于发挥地名的信息功能和加强地名管理的角度出发,创建出一套群众喜闻乐见的地名体系。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在城市地名规划中应充分体现下列原则:

(1)城市地名与城市地域环境的协调性原则:

城市地名应反映各种不同城市的特色,特别是反映现代城市的建设成就和城市风貌,应反映城市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特色和分异特点,并与城市内功能分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旅游区等)保持协调。

(2)城市地名优化结构与强化功能的原则:

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多等级的网络系统。城市地名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地名系统的结构与强化地名功能。为此,城市地名规划,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性质,对城市面状地名(按区域大小与分布状况)的行政辖区名称的居民点名称,城市线状地名(按长度、宽度、走向)的主干街道、分支街道、巷弄等不同层次结构的地名,应该进行分门别类的命名与更名。这包括各类地名的通名规范化和专名的设计方案的科学化。

(3)城市地名的个体美化与群体有序化原则:

城市个体地名应尽量反映城市各种美好事物的特色和现代建设的成就,做到音、形、义的美化,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城市的各类个体地名,应采取统一的命名设计方案,使个体地名有规律地组合,达到群体地名有序化。

(4)城市地名的历史性原则:

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原有地名,应采取慎重的保留态度,除了那些有政治错误、迷信色彩和造成地名混乱的地名外,都应予以保留。特别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应坚决保留。在城市街巷区域系列化命名过程中,有的街巷地名属于可改可不改的“中性”地名,可采取新老地名同时并用,由群众选择,经过一段时间考验,优留劣汰。

三、城市地名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城市地名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所涉及到的各类人文地理实体名称的设计及对相应的地域分布格局作业科学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地名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城市地名规划应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步进行。在规划过程中,城市建筑规划师们应考虑城市地名历史特点,充分体现城市面状地名的指称范围,线性地名的长度密度、走向等客观要求,地名规划师们则应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的建筑布局与特色,科学地安排各类地名空间布局。城市地名规划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地名类型和地名系列。

在收集城市地域环境有关自然、人文等各种资料基础上,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内容,分析城市的地域环境特征和城市特色,建设成就与建筑风格统筹安排,确定各种地名的地名类型和地名系列,使地名含义与环境特征基本协调。

(2)设计各类地名的命名方案。

在确定各种地名的地名类型和地名系列基础上,根据城市地名的层次和类别分别设计不同的命名方案。一般地说,各类地名的要求不同,如行政辖区名称,主干道名称,首先应考虑城市环境总体特征和城市特色,而居民点名称和街道名称则主要依据环境分异特征,分支街道和巷、弄则主要考虑系列化的内容和方式。

(3)选定留名和更名内容。

在分析比较旧城区的所有历史地名,采取慎重的保留态度。确定哪些地名保留,哪些地名更名。在新扩建城区和新城市一般都启用新地名。

(4)评议测定和定名。

在规划过程中,设计者一般都提出整套方案。供领导群众评议,并采取社会调查、民意测绘,科学论证等不同方式测定出最佳方案,最后定名,城市地名规划,应与城市建设规划一样,广为宣传,家喻记晓。

(5)建立城市地名数据库。

在大城市内,地名的数量庞大,传统的手工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大城市现代建设的发展。建立城市地名数据库,可以避免重名和混乱现象的发生和扩大,有利于为地名命名和更名提供依据,特别是对大城市地名的总体规划设计提供简捷科学的手段。

(四)城市地名规划的方法

(1)线状地名规划着重在实体区域系列化命名。

要求作到通名规范化,个体地名区域化和群体地名排列有序化。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地名的功能作用。通名规范化指根据城市道路的方向、宽度、长度分别用大道(路)、街、路、巷、胡同(里弄)等通名,或用南北走向为街,东西走向称路等方式,使城市道路命名形成层次结构。

个体命名区划化指根据城市道路所处区域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地名系列,使人们可以根据道路名称去判定道路的大致位置。群体地名排列有序化指根据街道巷弄的有规律分布用上一系列相应名字符号,呈现出彼此相互联系的地名分布形态。例如四平市将铁西区的主干道和干道通称为大街、街;而将铁东区的各类道路的通称均称大路和路。这对于人们使用无疑是方便的。

再如辽源市,沿用了东吉、南康、西宁、北寿的名称,并作为中心大街的名称。以中兴广场为中心点,东行者为东吉大路,西行者为西宁大路;而南北行者则通称为南康、北寿大街。并形成东、西、南、北四个地名群体,在东吉片,所有街路名称,一律“吉”字打头,分别叫“吉阳”、“吉光’、“吉普”、“吉照”路,尾字连读则为“阳光普照”。形成横念路名有讲,竖念尾字成词,使路巷呈层次序列,别有意境。

(2)面状地名反映城市各种不同的区域特征。

各种面状地名根据地域大小和空间布局差异,命名方式和美化形式都有区别。行政辖区名称着重反映整个城市的宏观环境特征和城市特色。如西安市有碑林、雁塔、灞桥、未央和阎良等辖区名称,反映了西安古城特色。桂林市有秀峰、叠彩、象山、七星等辖区名称,反映出桂林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风貌。

参考文献:

1陈初才《论城市地名规划》《地名知识》,.01

2杨光浴《应用地名学》,58页,哈尔滨地图出版社,.08

3《北京石景山区地名录》

本文刊载自《北京测绘》,年第2期,在录入时稍作技术处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