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石景山首钢唐山地区社保服务中心和巡回仲裁厅成立后,人力社保服务京冀协同再添新成员。8月27日,石景山区劳动鉴定中心首钢唐山地区工作站正式成立,将为石景山迁安飞地5万余职工提供现场劳动能力鉴定,减少企业来回跑路负担,解决申请人的实际诉求。劳动能力鉴定唐山工作站的设立,不仅实现了劳动能力鉴定在唐山地区的现场鉴定,更突破了空间距离限制、实现远程视频鉴定,达到了京冀两地医疗卫生专家资源的有效对接。医学专家评议共享共联,满足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降低了人员聚集的隐患,也满足了当地参保职工现场鉴定、及时获取工伤待遇的现实需求,化解了跨地域鉴定难题。石景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劳鉴中心主任胡长江介绍,数据显示,近年来首钢唐山地区的工伤鉴定量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截至年底,唐山地区的工伤鉴定量已经占到了全区鉴定量的30%,而且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前期首钢唐山地区积存了大量需要进京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人,全年预计有近人的鉴定需求。因此,提供首钢唐山地区现场鉴定势在必行。“对于首钢唐山地区的工伤职工来说,进京鉴定既劳神费力,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个人而言,一人一次往返北京要公里,食宿也得元以上,有时还要举家陪同。如今新的鉴定站成立了,这些费用全省了,在家门口就能够鉴定,也降低了往返的安全风险,对于很多病症清晰、行动不便的患者,还能够实现线上鉴定。这些措施充分考虑了工伤职工的需求,解决了企业的难题、满足了职工的需求。”首钢集团人事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郭伟说。首钢唐山鉴定站成立后,当场安排了现场鉴定和线上鉴定,医院5名专家,为21人完成涉及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的工伤鉴定。完成鉴定之后,区人力社保将延伸“内部流转”与“邮寄送达”服务,对于病退及辅助器具相关申请将直接转交至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部门,办理退休等相关业务;对于现场鉴定结果采取邮寄的方式直接发送至企业,减少企业来回跑路的负担。接下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将向唐山地区延伸,“互联网+人社”将促进京冀协同发展服务事项不断扩容,让劳动能力鉴定覆盖至全市企业在唐山地区职工,及时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让职工更便利地享受人力社保惠民政策,不断满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云柯编辑:徐慧瑶流程编辑吴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