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刊发专版文章——《石景山区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森林城市新模式绘就蓝绿交织生态复兴的新底色》,聚焦石景山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蓝绿交织、山河锦绣。年起,石景山区在北京中心城区中率先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努力实现北京中心城区绿色生态建设上的“一枝独秀”,为全区推进“品质之城”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绘就山川秀美的生态新底色。

年11月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授予北京市石景山区等2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决定》,石景山区在北京中心城区中率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圆满完成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期全部任务。“山、河、轴、链、园”的绿色生态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山环水绕,绿轴穿城,绿链串园”的森林城市空间格局已经形成,“森林石景山,生态复兴城”的森林城市建设愿景已经从蓝图变为现实!

在西五环衙门口桥南侧,总面积98.67公顷的衙门口城市森林公园目前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公园以生态服务为核心,绿荫浓郁、四季有景,长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齐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使周边居住区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融合,打造了自然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森林融入社区的典范。

四年来,石景山区共新建和改造大型城市公园25座、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与小微绿地54处,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地总面积近公顷,森林覆盖率31.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16平方米,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3.8%,全区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9.32%,接近全覆盖,位居全市第一。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石景山区实施首钢园区生态化改造,结合冬奥景观建设,充分利用老厂区空间,改造提升绿化面积近50公顷,建成“一轴、两带、五区”的首钢森林园区,实现工业遗址的绿色转型,打造“一起向未来”的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优化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格局,石景山区利用基本无违建区腾退的宝贵空间开展城市森林和公园绿地建设,通过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五年市级造林任务,累计造林亩,新增百亩以上大尺度公园板块8处,优化了全区生态空间格局。

在西轴线上建成西长安街城市森林公园群,形成林荫掩映的“首都西大门”;结合冬奥沿线环境保障工作,阜石路冬奥景观大道完工,打造出一条绿色城市画廊。建设“倚山、带水、环城”的山水风景绿道系统,提升了市民绿色出行和亲山近水的休闲体验。

实施“留白增绿”90.88公顷。借力“揭网见绿”和小微绿地绿化,实施边角地绿化和口袋公园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基本实现全覆盖成果,构建了分布均衡的城市生态绿核,使居民能够“开窗见绿、出门享绿”。

石景山区建成北京冬奥公园,将公顷的河畔绿地“缝合”,成为北京中心城区最大的森林公园,其中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成为湿地观光、观鸟、科普教育的基地。实施永引渠水系的生态化改造,使昔日的硬化沟渠成为穿城而过“烟柳苍茫、碧波荡漾”的生态风景线,拓展了城市民生服务功能和生态廊道潜力。

打造一批特色森林城市示范项目。修缮改造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34.5公顷的五景七院三十铺同步亮相;实施鲁谷大街等林荫路建设,建成了一批绿荫停车场;注重森林、绿地土壤的有机覆盖和功能提升,利用树皮、木片、枝条等园林废弃物解决了林荫下裸土治理难题,全区绿地地表有机覆盖率达93%,创建森林式社区和森林式单位21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石景山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新起点,石景山区将继续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山河岁月间,绿色探寻始终前行,复兴梦想从未停歇。石景山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建设山水相融生态复兴城,蓝绿交织森林石景山,加快推进“三区建设”,建设“品质之城”,全力打造“一起向未来”的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奋力谱写首都西大门建设新篇章。

来源:北京日报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高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