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捞,能算作一门好生意吗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水果捞,在等一个“爆红”机会。
在水果捞之前,“果切”以并不怎么显眼的方式出现在水果店、超市、街边小摊上,其产品并没有多丰富,简单流程即为“水果洗净、切块的轻加工”。甚至有时,果切的原材料还可能是店内未售完或者损坏水果的边角料。
当果切摇身一变成水果捞,便不再是超市角落里的“小透明”。水果捞被搬进简洁明亮的店内,以七八种新鲜水果搭配多种多样的酸奶,并添加各种小料,穿上华丽的“外衣”,增添了许多附加值,一份动辄二三十元的水果捞不再是当初街边小巷的“寒酸样”。
经营水果捞店的王晓丰称,水果捞最早起源于北方,通过五六年的个体店、小品牌培育,消费者对其已“芳心暗许”,“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水果捞表现出兴趣,现在很多白领的下午茶由奶茶变更为水果捞。”
水果捞“若隐若现”的商机被一些人悄然发现。年,王晓丰趁市场良莠不齐,格局未定之际,果断进场,一年开出家门店,单店单日营业额达到上万元,全年营收2亿元。
以“水果捞”为关键词搜索,窄门餐饮收录的品牌多达18个,门店最多不足家,以“果切”为关键词搜索,收录的品牌仅有2个。眼下,水果捞玩家少,体量小,大多是几十家的规模。这背后既涌动着无尽的发展生机,也代表水果超市或许真正起势还有一段时间。
眼下,关于水果捞的定义还很模糊,它不作为一种品类单独出现,有些品类被划分为水果一类,有的归为甜品类别。
甚至消费者对它的态度也有待商榷。尽管一部分群体,比如年轻女性对其彰显出消费热情,仍有很多人保持理性,让他们犹豫的不单是消费习惯,还有价格。
“只有想吃水果又懒得切或者有解腻、清凉爽口的需求时才会下单,一个月也就一两次。而且一份水果捞将近30多元,比水果贵,我可以直接吃水果或者喝水果茶,”肖肖说,劝退自己的主要还是性价比不高。
所以,水果捞是不是伪需求?
一份水果捞能撑起多大的市场,满足多少人的想象,还需要时间检验,更得看后来人如何在棋盘上布局、下棋。
现阶段,水果捞相当于十年前的奶茶行业
耿犇
深圳
时令果町老板
耿犇留意到水果捞品类,源于公司的下午茶采购。“当时公司采买的都是超市售卖的拼盘式水果,超市、水果店多是将水果损坏部分切除,将剩余部分切块卖出,可想而知,质量称不上有多好。”
多元化、营养均衡、性价比高等特性让耿犇坚定锚定水果捞品类的决心。耿犇称,消费者采买水果,就某种单品而言,一般以三五个起购,如若想同时吃到几种水果,囤积量将过大。水果捞切块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水果丰富性的要求,也解决了无法消化过量水果的难题。
“20元的价格,能吃到七八种水果,既满足多元化需求,又实现营养均衡。不像一个橙子可以做出三杯果茶,一份果切需要消耗四五个鲜橙,与前者相比,水果捞更加价值感。”
耿犇跑遍小吃、奶茶市场,又在地铁站蹲点测试消费者对水果捞的反应,发现其中有掘金机会,于是在年开了第一家店。
耿犇的水果捞的客单价在15-30元间,目前深圳在营门店有2家。他并不急于快速拓店,抢占市场,仍以深圳为“主战区”,一是基于稳扎稳打的布局,二是基于深圳的地域优势。深圳不像北方城市,四季分明,“深圳一年中有11个月穿短袖,水果捞片凉,与深圳天气适配性高,营业周期长。”
长久的营业周期培养出消费者的高黏性。据耿犇介绍,一年天,有的客户全年下单总计次,几乎天天都在吃水果捞。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凸显,但耿犇认为水果捞的发展依旧处在起步阶段。“最初的水果捞其实就是鲜切水果,类似于将蔬菜做成凉拌菜。后来有的商家搭配酸奶以及其他佐料,成就了现在的水果捞,它还会不断得到优化。”
这也引起很多人质疑:水果捞品类是不是没有技术壁垒,易复制?
耿犇却觉得,做餐饮压根不存在安全区,“核心优势”是个伪命题,“当有品牌与你竞争,它一定会尽力攻克、突破你的优势,没有什么是安全无虞的。”
其实,餐饮不再是仅靠产品决胜的时代,考验的是综合实力。仅从产品维度而言,水果捞确实没有绝对优势,但如果将水果捞打造成品牌,品牌效应、供应链、管理等共同锻造了水果捞护城河。其为品牌连锁店与个体店、路边摊最大的区隔。
耿犇也坦诚,现阶段市场上并没有真正跑出来的品牌,以果企为发展核心的,规模最大的也就百家左右,十几家、五六十家规模的品牌挺多。
“与其他品类相比,水果捞的深耕难度更大。”耿犇说,掣肘水果捞品类发展的是当下所有商家面临的痛点问题,就是水果难保存、损耗大问题。
水果捞店动辄储存20-30种类水果,像提子、草莓等保鲜周期短,此时势必面临水果损耗、成本高等问题,其制约水果捞扩大规模。水果捞店看似复制难度不高,致命在供应链上,这也是品牌无法绕开的“门槛”。
在难以标准化、供应链尚未完善之前,品牌盲目扩张,不会为业绩增色。“水果捞店首要克服的是技术保鲜问题。目前我还没有发现一家专做鲜果供应的企业。”
耿犇更愿意将现在水果捞品类看作十年前的奶茶行业。
十年前,奶茶行业也没有出现比较强势的品牌。当时很多人只有单店思维,没有品牌化、连锁化的理念,也有一些人埋头于单店盈利,缺少长远规划。
直到后来涌入一些怀揣资金的人,经过多轮迭代,从产品研发到品牌塑造等各方面进行革新,期间完成了一轮轮洗牌,最后只有几个品牌得以沉淀、壮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水果捞品类拥有同样的发展轨迹,当下错落分布的个体店、小摊是正常的生态,它们承担着培养用户习惯的重任。
耿犇称,未来水果捞有机会比肩奶茶、咖啡,“这是未来的走向,今天奶茶的市场有多大,未来水果捞就会拥有多大的市场。”前提是,完成水果捞的市场培育,提高消费者对它的接受度。
“以前中国人并不知道咖啡是什么,当它出现后抢占了一部分市场,消费者需求无限,但有待挖掘,没有选择时,他们只能被动选择市场上既有的东西。”
需要明确的是,涉足水果捞生意并不是做一份果切那样简单,核心是实现品牌、规模、口碑、供应链等各方面的高效统一。
“要想做好水果捞生意,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打造品牌,使其植入消费者心智,如此才有规模化等后话。更重要的是,单一份水果捞来说,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做成品牌就不一样了,一份果切里有带有品牌溢价。”
产品之外,水果捞品牌还需要具备营销、推广能力,其也是个体店弊端。以橙子为例,就品种可以划分血橙、褚橙等,还有橙子界的“爱马仕”,但消费者只是将其视作一个普通的橙子。其实每款产品背后都有故事,消费者对其认知不足,这时要品牌具备讲故事的能力,将其传达给消费者。
品牌最终还要解决出品稳定以及成本问题,二者背后涉及到供应链、产地。自建供应链、产业园无非是保障水果供应稳定,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把控品质。
甚至,其还关系着水果捞盈利水平。“水果捞利润不低,分为售卖单份水果捞的利润,以及实现规模效应后的盈利能力,二者是不同的。”
耿犇认为,能存活下去的水果捞店都在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靠拢。
开创唱吧+水果捞模式,生意依旧惨淡
王进场
石景山
水果捞店老板
王进场本着“摊子小、本钱少”的心理,投资不足20万元,在石景山某商场内开了一家20多平方米的水果捞店。
当下,市面上普遍流行的水果捞,多是将水果洗净切块,加入酸奶,因此水果捞的重点就落在酸奶上。很多店铺以种类繁多的酸奶作为竞争优势,另外口味调制塑造的差异化是商家为数不多的主动权。
王进场的酸奶和水果都是自行采购,与其他家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调制酸奶。他觉得只是提供一份水果捞产品,过于单一,为了做点不一样的东西,提高竞争力,他推出“唱吧+水果捞”模式,消费者购买水果捞,便可以在店内免费K歌。
据王进场称,他家是北京唯一一家集唱吧与水果捞于一体的店。
不过事情并不是他预想中的走向。
去年11月份。王进场的店正式营业,店内设有四张桌子以供堂食,店内产品不仅局限于水果捞,还有果茶、酒水。水果捞是消耗主力,90%的销售额由它创造。
但这并没有完成为店内引流的使命。“目前生意不好做,因为疫情,店里都没怎么有人。”王进场说。
十几岁到三十几岁的年轻女性、男性是王进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即便采用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接近”他们,但效果并不理想。
王进场进一步解释称,现在进店吃一份20元左右的水果捞,并留下来唱歌的消费者很少,也存在消费者为了唱歌或者特意前来吃一份水果捞的情况。准确来说,水果捞+唱吧的经营方式并未得到消费者的普遍检验。
除了唱歌撬动消费者之外,王进场还尝试多种引流方式,比如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媒介传播,上线美团、大众点评平台,但并未激起多少水花。
“在美团一直做满减等优惠活动,但靠着外卖单子,根本无法存活下来。”王进场的水果捞店,单日的外卖单量仅十几单,入驻大众点评月余,一周才有三笔订单。
“我家在美团上的美誉度还挺高,关于水果捞产品,90%的都是好评,但单量太少了。”产品得到了消费者认可,但销售额迟迟不见好转。为求生存,王进场计划加大堂食的发展力度,他打算在店里增设3张桌子,以承接更多消费者,然后通过唱吧将顾客留存,提高复购。
“店开在商场,属于核心位置,该花的钱都花了,就是没什么效果。”王进场想不通,选址、产品都没有问题,为什么店还是处在“悬崖边”。
王进场的店连续5个月处于亏损状态,店铺月租是八千多元,幸好他没有雇佣员工,这样每个月的亏损已超一万多元。王进场说将其归咎于疫情等对经济环境的破坏。、
“店开在商场,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整个商场没有情况很好的店,加上经济环境下行,失业人员增多,人们资金紧缺,导致消费收缩。”
成本居高不下也是摆在水果捞店面前的难题。以王进场的店为例,一份20块钱的水果捞,成本就占据十四五元。
在王进场看来,水果捞的制胜核心是保质保量,他家的水果均是当日购买、当日消化,确保水果新鲜度。王进场采购的水果种类繁多,又要讲究品质,但因为店小、采购量有限,无法拿到更优惠的价格,成本飙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注重品质势必要让渡一部分利益。
尽管看似困难重重,王进场还是看好水果捞发展前景。
据王进场观察,消费端对水果捞的反馈是正向的。“20块钱不仅能吃到七八种水果,还能吃到酸奶,消费者都挺喜欢这类产品的。”虽然水果捞不是刚需类产品,只要培养出稳定的消费群体,有利可图。
但现实是,水果捞还未流行起来,王进场觉得这只是时间问题。尤其疫情阴霾未除,消费不振,此时一份水果捞赚三五块钱还算不错。“我觉得水果捞毛利不低,但现在不宜定价过高,要符合当下大众的消费能力。”
王进场一直在积极想办法改善店内经营情况,他接触了学校、公司,有意与其达成合作,做供货商,拓宽销售渠道。
当下他最大的心愿是店铺由亏转赢,王进场说他只给水果捞店预留了一年的培养期……
日营业额过万,一年开出家门店,水果捞被低估了
王晓丰
郑州
满米酸奶负责人
王晓丰创立的水果捞品牌,仅一年时间开出多家门店,年营业额近2亿元。
其实,他做水果捞的契机源于牛奶滞销问题。自8年起,王晓丰就深耕于酸奶行业。起初,他在北方养奶牛,为了拓宽酸奶销售渠道,开始做社区店,并在年投资建厂。
真正介入水果捞是在年。王晓丰发现当时很多消费者开始了解水果捞,但它给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街边小吃上,商圈还没有类似生态存在。
“这是个有品类无品牌的蓝海市场。”囿于酸奶研发、水果保鲜、降低损耗、把控成本,水果捞品类中难有品牌冲出重围,同时也为从业者留出造梦空间。“就酸奶发酵一项,已经将很多人拒之门外。其次经营门店还考验成本管控能力,更关系到门店毛利。我们此前曾管理几百家酸奶门店,已经有长期投入的充足经验,”
基于对市场的敏锐判断,恰巧王晓丰的工厂拥有十余年的酸奶发酵工艺,又有酸奶销售等业务经验积累,做水果捞更加得心应手。“我想融合水果和酸奶做一款创新型的水果捞产品,颠覆外界对该品类认知。”筹划16个月,年7月份,位于郑州的第一家店——满米酸奶正式营业。
店内产品分为水果捞和酸奶饮品两种,水果捞是主打产品,销售占七成。王晓丰的店的客单价在34-35元,主要消费群体是女性,其中年龄分布在18-30岁的女性占据70%。
“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吃,只是不愿意清洗,洗净切块后,搭配六七种口味的酸奶,其中有些还是低脂无糖的,契合了‘懒人’经济特性和健康低脂的消费理念。”王晓丰说道。
年轻人、中高层消费人已成为王晓丰家的稳定客群,他们彰显出强大的消费力。“很多人年轻人说,我家的水果捞杯已经成为办公室的社交零食,他们经常一次性下单几十杯。”
一组数据佐证水果捞已经逐步走进消费者的消费列表。
王晓丰第一家店落户郑州之际,他曾对所在区域的门店做过调研。数据显示,当时周边所有门店单月的外卖体量仅单,一年时间已飙升至13万单。
以满米酸奶为例,其单店每个月的外卖订单已有一万多单,高峰时达到两万单。环绕在满米周边的小品牌的不仅没有受到冲击,订单不降反增。“通过大大小小品牌的心智培植,水果捞市场被唤醒,越来越人接受并爱上它。”王晓丰称,满米酸奶门前大牌长队是常态,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其需求旺盛。
王晓丰提到,水果捞也由原来不起眼的路边小吃向更高层级跃迁。“街边店也将水果捞做成了自选模式,室内装修也在升级。”
而且,水果捞品类的“爆发”因子正在蠢蠢欲动。王晓丰称,满米酸奶80%的门店处于盈利状态,门店毛利率在55~65%区间内,其会随水果价格浮动。“有加盟商在我们门店学习一个月,返回河北老家开店,生意火爆。其中有一家许昌长葛店,投资40多万元,两个半月就回本了”。
甚至,水果捞隐隐有替代奶茶等饮品的势头。
据王晓丰透露,市场平稳时,其1/3的门店日营业额过万,尤其冬季销量并未受影响。年前有家门店的单日平均销售额已接近元,很多饮品店望尘莫及,仅有0-0元。
王晓丰始终觉得水果捞市场宽广,规模不可估量。
“水果是刚需,酸奶是近十年销售增长最速度的食品,水果捞是酸奶与水果两个刚需产品的结合,从营养、口感等各方面均优于单品类。
”消费体量增长也是市场释放出的积极信号,王晓丰介绍,两年时间郑州水果捞外卖单量增长了六倍,即便郑州在一年内先后“生长”出家满米酸奶门店,但丝毫没有挤压其他竞争对手,足以看出市场远未被满足。
“未来肯定会像奶茶一样,在不同的价格带,衍生出诸多品牌。一旦某个品类起势了,势必会起到虹吸效应,将众多优秀玩家汇集,继而将品类做大。”
不过,真正将水果捞做好并不简单。现有的水果捞店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缺乏长期输出能力,有些店前期效仿,但缺乏酸奶创新、产品上新能力,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用户需求抓取、门店经营管理等能力。有些依旧沿袭单店经营模式,尚处于水果洗净,加入酸奶的初步阶段,并不具备产品概念。
“未来肯定是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路径。”王晓丰称,水果捞的发展离不开产品、品牌、供应链、营销等关键词。
品牌是最好的私域。当更多水果捞商家涌入市场,做到消费者第一时间记起的品牌,最大程度发挥品牌效应,这是做水果捞店和做品牌的差异,
小店与连锁店相比,弊端还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王晓丰有多年的酸奶工艺打造的供应链加持,使得成本可控。门店现在使用还原牛奶发酵口感的进口奶粉,保障所有门店高度标准化,简化制作流程,降低门店复制难度,这是小店无法比拟的优势。
另外,满米酸奶也在布局水果供应链,先后承租0平的分拣仓,又搭建冷库,计划以郑州为核心,向周边、km范围内铺,供应水果。新媒体时代做餐饮,还考验餐饮人的借势能力。“新媒体成就了很多人,利用新媒介获取流量,让产品得到更好的展示,更容易获客。”
水果捞看似简单易加工,其实比拼的是品牌、供应链、门店经验、精细化管理、营销等综合能力。
结语:
任何品类的发展都经历了无人问津、被一小搓人注意、市场培育、起势、井喷的过程。有人说,现在的水果捞相当于十年前的奶茶行业,该走的路一步也不会落下。
谁又能断定不起眼的或者小生意,不值得做呢?谁又能确定,绊倒大象的是不是一只小蚂蚁……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鸣谢肖肖、耿犇、王进场、王晓丰对本文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