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石景山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先手棋”,以“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立足机制创新,集中攻坚、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持续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石景山区高标准完成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迎检工作,发布产业发展系列支持政策,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63亿元。荣获“财政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称号。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准做好“服务管家”“服务包”“一企一策”服务,坚持招优引强,一大批高端优质企业落户,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财力壮大。
释放政策红利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年石景山区发布“2+N”政策体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打出了一套贯彻新发展理念,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构建“高精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2+N”政策体系是石景山区深入分析现有产业政策现状,对全区多项产业政策进行的重新梳理和修订而形成的政策体系,是对全区进一步构筑“高精尖”产业体系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措施的完善和升级。
石景山区相继出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加快创新发展的支持办法》《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人才住房配套的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年6月,石景山区发布“2+N”政策体系为疫情中的企业发展提振了信心。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以壮大现代金融产业为主要抓手,以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根本落脚点,推动现代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年,中关村石景山园园区家企业,分别获得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费用和科技信贷、融资租赁天使及创业投资等科技金融类资金支持金额突破万。
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年石景山区发布了“石惠十五条”,切实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促进城市平稳有序运行,更好服务市民生活,中关村石景山园落实“石惠十五条”助企业渡难关首批万元资金拨付到位
出台《石景山区促进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支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每年万!《办法》以应用场景建设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促进区域全面深度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办法》鼓励新技术、新产品在产业功能区示范应用。将对在中关村石景山园、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等产业功能区开展示范应用的项目,给予投资总额30%的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万元。
年,石景山落实“9+N”政策2.0版!从“简流程、优服务、降成本、强监管”4个方面,进一步解决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问题。
“石景山区有很多的优势,特别是高端人才方面,对我们外资企业很有吸引力。”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负责人晏思对石景山区的服务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他所说,近年来,石景山区已经在人才、服务、税收政策等方面持续扩大开放,落实《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导则(试行版)》,以国际人才需求为中心,带动技术要素、服务要素、活动平台等国际高端资源集聚,优化国际学校、国际医疗、国际人才服务等服务供给,吸引全球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用好用足一批开放平台,提升海外院士专家北京工作站、首都院士之家、北京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北京“侨梦苑”等开放平台的管理水平,强化协调联络、政策宣传、创业孵化、项目落地“一站式”服务。大力实施“景贤计划”,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石景山集聚发展,优化高效便利的人才服务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狠抓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推动投资贸易、监管服务、市场经营等制度改革和服务创新,重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良禽择木而栖,石景山栽下的“梧桐树”,已引来众多“金凤凰”。年,中国科幻大会首次在石景山区举办。短短一年时间,科幻已成为石景山的一张新名片,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出台“科幻16条”等产业政策,不断完善“2+N”政策体系、全面提高政策兑现服务效率、强化落实推进存量用地转型发展相关政策、健全完善“1+1+N”人才政策体系等5项措施。
石景山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9+N”系列政策,以提升服务效能为依托,多举措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了一系列便民为民的务实举措,从年发出北京市首张区级“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到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3.0、4.0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做到即审即核,即批即领,市场主体实现“秒批”。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区市场主体呈现健康发展态势。
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石景山区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成效显著被通报表扬,获得国务院表彰是对石景山区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一份肯定。
9月1日,北京市产学研用科技中心负责人张先生早早来到石景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南区办理营业执照变更业务,办事人员告知,公司如果拥有注册商标,可以申请营业执照变更与商标注册证变更“证照联办”服务,在企业提出联办申请下,很快就领取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和公章,完成了注册商标的变更受理。
企业只需携带相关材料,既可变更营业执照,又能直接提出商标变更申请,实现“只跑一次”,9月1日,北京首家营业执照变更与商标注册证变更“证照联办”服务在石景山区正式推出。石景山区采取“一单推送双向告知证照联办”的模式,加大内部业务材料流转,推动企业变更登记与商标变更申请同步受理、协同办理,让群众少跑腿。同时,有效地促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知识产权风险。
石景山区作为全市实行主体告知承诺制试点七个区之一,在工作中加强前端指导,优化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搭建了“信用承诺、即时审批、精准监管”的闭环式工作模式。我是今天正好到这边办事来取资料,顺便认识一下咱们这边还有别的一些事务要办,就是过来拿,其实我本可以不来的。现在咱石景山这边实行的是零见面办,现在所有的资料都是在网上提交的,包括营业执照现在也都是办完以后咱石景山这边给我邮寄过来的。年之前,需要到现场来办理,每次办的时候至少得来个三次以上,三次到五次才能办成。
石景山区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这个工作是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专门搭建了一窗通网上办理工作平台,在区企业开办大厅首推“三区五办”服务模式,即区企业开办大厅即来即办、“e窗通”平台体验区全程网上办理、自助办理区由帮办团队协助办理,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全办、一册导办、帮办助办和评议督办,大大压缩企业投资开办时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卡,同时建立企业开办服务“好差评”机制,设立“好差评”评价终端,得到国务院办公厅职能转变办肯定;在全市率先试点市场主体告知承诺制,搭建“信用承诺、即时审批、精准监管”工作闭环模式,市场主体登记实现“秒批”。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启动“网上办理、寄递办理、现场办理+防控企业绿色通道专窗”的“3+1”工作模式,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的同时,为辖区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年4月16日,石景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专区正式揭牌,通过“一区+二库+三窗+N”的模式,全链条提升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石景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专区的成立,实现了由原来的商标单一服务扩展到集“商标服务、专利服务、保护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检索、政策兑现等多达40余项的全链条服务。企业不出专区,就可免费进行万条中国商标数据快速查重和个国家1.5亿件专利文献情报检索。
同时,为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石景山区加大对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探索,搭建石景山区知识产权服务专区,设立“惠微通”金融服务窗口。区金融办和区市场监管局联手建立“市场监管信用评估、专业机构价值评估、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石景山区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代偿补偿资金”的“三评一补”机制,积极开拓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应用的新途径,为企业盘活知识产权价值探索出“石景山模式”。
优化政务环境群众企业办事更便捷
石景山区坚持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定准到优化服务和提升效率上着力在精简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方面下功夫,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提速增效。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努力实现“信息跑腿”代替“群众跑腿”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
建设石景山政务服务“石时办”掌上平台,实现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将余项服务事项通过自助机形式下沉至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提供7×24小时智能自助2服务,形成石景山特色的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圈”
在全市率先出台“9+N”政策3.0版,建立区处领导服务企业制度送出服务包个,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个,构建了“亲清”政商关系,努力营造了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全市率先增设“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申请窗口”,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兑现“石惠16条”在纾困、融资、用工等方面对企业精准帮扶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和稳定发展。
近年来,石景山区加大力度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和街道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推进全区政务服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核、统一窗口出证”的模式,推进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升级改造,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利企便民。
近日,在石景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一窗通办”窗口,22个办事窗口一字排开。发改委、城管委、卫健委……44个政府部门和4个市政企业进驻了这个办事大厅,进驻事项多达项。从过去的各自摆摊,到如今的“一窗通办”,群众办事不需要辗转奔波,也不用再重复排队。
服务一次性告知、延时办理
梳理市政项目“小微工程”受理条件,对于符合“小微工程”的建设项目,一次性告知申报条件和申报路径。如,石景山区电力公司在咨询项目过程中,对于部分工程长度小于米、拟建管井规模不大于12φ+2φ的项目,在咨询阶段主动告知建设单位可以按照“小微工程”原则开展审批工作。
日前,不动产登记大厅面积由原来的平方米扩增到平方米。窗口由18个扩增到38个共涵盖18个综合窗,11个受理窗,2个收费发证窗,4个税务窗,3个交易窗新增15名工作人员,可以满足正常办公需要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改造后区税务局、区住建委相关部门同时入驻不动产登记大厅,实现登记、税务、交易三部门同址办公,实现了“一站式办理”服务,政务服务由“复杂繁琐”向“简便快捷”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群众的办事时间成本。
为了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石景山区不动产中心将全体工作人员分为A、B两班,实现“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六上午办”。延时服务于年8月24日全面推行,中心也成为系统内首个无需预约提供全业务类型延时服务的单位。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连续获得“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革先行先试”“放管服试点地区”“区内企业申请企业债券‘直通车’机制”等3项国务院给予表彰奖励支持政策的地区,石景山区面向“十四五”时期,正在研究如何用好用足中央和北京市给予的各项奖励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推进绿色高端转型发展,努力成为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和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