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德跑(直线跑、折返跑)、投掷、赛车、赛马、跳远、摔跤……你能想象吗?这些古奥运会时期的体育项目正式走进北京市中小学。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首批课程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正式实施,未来奥林匹克课程还有望在更多学校落地推广。

古冬奥会系列课程进校园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古奥运会吗?古奥运会是为了纪念宙斯举行的。”首次课上,“新老师”首都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奥林匹克教育方向研究生邝凌勇,向一年级的同学们介绍了古冬奥运会的起源,讲解了斯泰德跑(直线跑、折返跑)相关知识。20分钟讲解结束后,邝凌勇带领同学们去操场体验斯泰德跑直线跑。而操场的另一端,高年级学生体验了一场“赛马赛”,分组尝试了“赛马”,感受古冬奥会的竞技精神。

后冬奥时代,为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可持续开展,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共同策划许久的“高校引领一起向未来”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化系列课程”进校园活动正式落地,并开启了第一次课程。

形成主题性、跨学科教学体系

项目如何实施?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教授介绍,奥林匹克教育主题课程的课程内容分为古奥运探秘、现代奥运会、残奥会、双奥北京等四方面主题。

本学期奥林匹克教育课程的主题是“古代奥运会”,由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教学,学生们将通过古奥运探秘--斯泰德跑(直线跑、折返跑)、投掷、赛车、赛马、跳远、摔跤等内容的六周6次课程,从理论认知学习和实践体验学习,了解和掌握古奥运的运动竞赛项目的知识、文化和技能。同时,第七周7次课程将由学生自由体验前6次课程各个项目,包括古奥运五项全能,让学生与不同年级学生一起竞技,感受古冬奥会竞技体育精神。

“传统的体育课,大多是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而我们课程的实施,更具有主题化和跨学科的特点。比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孩子,我们会简单讲一些古冬奥会的历史起源;针对五六年级的孩子,我们会给孩子讲竞技体育都有哪些项目,什么是无氧运动、什么是有氧运动等知识。”茹秀英教授介绍,课题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课程将体育和历史、文化、物理以及化学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不但会跑,还知道跑步运动的起源”。

未来还将在多个学校落地推广

这样的课程为什么会在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落地实施呢?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校长薛东介绍,从年申办冬奥成功到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近七年时间,全校师生共同努力,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无论是在学校器械上,还是师生的观念上,已经有一定基础。“这次我们和首体合作的项目,是一个为期至少六年的项目。每年班级、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全部课程内容,完成系统的奥林匹克教育。”薛东说。

茹秀英教授表示,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北京奥林匹克学院与电厂路小学共同成立得中国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微学院”,形成一个高校、中小学搭建一个长期性、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平台。未来,还将逐步吸纳延庆姚家营中心小学,张家口崇礼乌拉哈达小学、西甸子小学等冬奥会举办地学校,共同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刘洋

编辑/彭小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