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小课堂49期
小伙伴们知道么,明天(年4月22日)就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了!今年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对地球与大自然还有太多的未知,所以要时刻怀着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珍视与我们共处的生灵,爱护我们的地球!那么北京的同学们是如何从身边做起,树立起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观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小讲解员带你认识动物!
保护地球和大自然先从认识自然开始!往年,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会组织同学们到动物园开展社会实践,让孩子们走近动物、热爱生命,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年因为疫情不能外出集体行动,但同学们开展了云教育、云课程等等线上活动。今天,就请小小讲解员带我们认识这些可爱的动物吧!
1
大熊猫
(哺乳动物)
点击收听小讲解员介绍↓↓↓
熊猫.mp:07来自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讲解员:四(1)中队田文瑄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色为黑白两色,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三。
2
麋鹿
(哺乳动物)
点击收听小讲解员介绍↓↓↓
讲解员:四(2)中队冯秋宁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麋鹿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蹄子似牛、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头,并在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
3
金丝猴
(猴科仰鼻猴属动物)
点击收听小讲解员介绍↓↓↓
讲解员:四(3)中队王淏静
金丝猴,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5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5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战“疫”有我来助力,垃圾分类我先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是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发起了倡议书:
战“疫”有我来助力,垃圾分类,同学们是认真的!队员们将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写下来、画下来、传播出去,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保护地球和大自然!还能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为战“疫”助力,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加油助威!
同学们还为宣传垃圾分类画了很多精彩的手抄报呢,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活动不但增强了队员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还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到家庭和社会。让我们从手边的垃圾分类开始,一起保护地球和大自然吧!
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小学
“爱卫行动”,师生齐参与
保护地球当然要从保护身边的学习生活环境做起!在第51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石景山区银河小学校党支部联合德育处,结合石景山区教委“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人人参与、共创文明”爱国卫生月周末卫生日活动,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了保护家园清洁环境的实践活动。
党员教师们带头动起来!利用周末时间把学校里的校园文化长廊、展示板、楼道……里里外外都清理干净!
保护环境肯定不能缺席!同学们也积极参与起来,不论是小区的花坛里、草丛边,还是家里落灰的小角落,都是动起手来保护环境的好开始!还要全家出动,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哦!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啦!地球的事,我们的事!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真的是要从身边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哦!哪个学校的活动让你印象深刻呢?投个票吧!
来源
综编自各学校投稿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