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8日的北京,
世界瞩目,万众沸腾
光荣和梦想,绚烂绽放
温暖和感动,定格记忆。
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
为了年北京奥运会
首钢启动搬迁
石景山区承担5个奥运比赛场馆
2个训练场馆的保障重任
石景山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
奥林匹克再一次选择了北京
随着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工业园
石景山再次与奥运结缘
北京成为“双奥之城”
石景山成为“双奥之区”
勾陈往昔启迪现在
石景山人书写着冰与火的时代传奇
期待在奥运之路上再创荣光
那年今天,北京奥运迎来夺目篇章
今天是年8月8日,
是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11周年的日子,
11年前那个火热的夏天,
中国健儿勇夺51枚金牌,
跃居金牌榜首,
使中国成为现代奥运百余年历史上
第七个登上金牌榜首位的国家。
上下齐心,工业之乡助力奥运举办
石景山与奥运的缘分要从年说起,
为了保证年夏季奥运会的顺利举办,
石景山区不仅启动了首钢搬迁,
还承担了5个奥运比赛场馆和
2个训练场馆的保障重任,
在石景山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工业之乡乘着奥运的祥云,
迎来了发展的第一次转变升级。
冰雪奇缘,“双奥之区”迎来一次新的蜕变
绿色环保的冬奥办公区
年底
冬奥会组委入驻石景山,
首先对西十筒仓
约10万平米工业遗存进行了改造,
让原本的“炼铁料场
”变身为具有独特风貌的“办公空间”,
项目改造不但保留了原有的
建筑风貌特色,
又赋予了它新的功能和新的生命。
奥运文化与工业遗产完美结合
年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和
国家冬训中心四个场馆
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滑雪大跳台项目是利用
与群明湖的地形高差,
创造性地融入敦煌壁画中
“飞天”的元素,
滑雪大跳台中心的曲线
与飞天壁画飘带的曲线十分契合,
形成优美和流畅的外形,
建成后将成为城市老工业遗址文化
与奥运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性景观。
冬奥会期间,
单板滑雪大跳台和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4块金牌
在这里产生,
冬奥会结束后,
将作为北京年冬奥会的
重要遗产之一,
赛后保留其比赛和训练功能。
“冰与火”的传奇与交响
站在三高炉70米观景平台
俯瞰十里钢城,
庞大的钢铁工业遗存
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巨变。
远处“新首钢大桥”展翅腾飞,
“合力之门”彰显着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迈向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脚步和力量。
近在咫尺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
“四块冰”和滑雪大跳台与
百年首钢的工业遗存胶乳相融,
演绎着“冰与火”的传奇与交响。
石景山的奥运足迹
年7月13日
北京获得年奥运会主办权
年6月30日
首钢搬迁正式启动
年1月21日
石景山区的5个奥运比赛场馆和2个训练场馆全部竣工
年8月6日
北京夏季奥运会火炬首日传递,起点在石景山游乐园
年8月8日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举行
年8月9日
北京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诞生于石景山区的北京射击馆内,奖牌获得者是男子10米气手枪项目的庞伟
年8月24日
夏季奥运会顺利闭幕,我国健儿勇夺51枚金牌,共枚奖牌。
年7月31日
北京确定成为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城市
年12月15日
北京冬奥会组委成立并入驻石景山
年底
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和国家冬训中心四个场馆相继落户首钢园区
年1月8日
冬奥训练场馆的“四块冰”工程全面建成
年4月12日
北京地铁冬奥支线开建
年5月11日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被授牌为“冬奥社区”
年6月14日
首钢滑雪大跳台工程正式开启
素材来源:区融媒体中心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编辑制作: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