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于石景山区的认知,停留在“八宝山”和“石景山游乐园”,别无其它。长大以后多了“玉泉路花鸟鱼虫”和“首钢”。
原本以为石景山区的博物馆没什么看头,未曾想细细逛下来竟也用去了两个小时。它让我对石景山区有了全新的认知。
额外的惊喜与感受,来自于博物馆的展陈与展品。
坐落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内的博物馆是去年才新选址开业的,4、5、6、8层为博物馆展厅。可惜4层的服务区目前暂未开放。
于是我们从5层开始,慢慢领略这座博物馆的精彩。
5层定义为临展区,正在进行《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历史文化展》,没有看到截止日期,应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吧。
但凡古老悠久文明的诞生,都离不开水。江、河、湖、海、川,既是通达的水系交通要道,又是孕育早期农耕与丰饶物产的生命之源。
而北京就恰好拥有着永定河这样一条水脉,加上太行余脉和燕山山脉三面合围而成的西山,使北京小平原从一开始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从此人类在这里繁衍,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永定河也被喻为北京的母亲河,自它而出的条条支脉从西向东延伸至北京城各个角落,像极了我们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滋养着千年历史的京城,也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共生。
从史上“偏处北隅”的地方都邑、苦海幽州,到“天下之中”的国之都城,北京经历了辽金元明清各代,国都的地位愈发坚实稳固。
(汉代红陶壶
年京原路口原煤气公司储备厂出土)
(一只没有标签说明但是很好看的盘子)
(辽墓砖
旧藏)
(西晋陶壶
年老山出土)
西山永定河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林木、矿藏资源,北京城建城时所需的木材、砖瓦、琉璃、煤炭等,无一不来自京西地带。
(清顺治青花缠枝纹罐
年北辛安出土)
而地处水陆发达的交通要冲,成就了频繁的经济与商贸往来。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往来的各处商旅走出了一条注定要载入历史的京西古道。
下面这张图上,貌似只有西直门和阜成门我们很熟,撑死了再加上香山和海淀。未来值得去探访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京西古道以西山大路为主干线,进而逐渐形成了古河道、古商道与古香道。沿途所经过的地方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展成为一个个古宅院、古寺庙、古村落。
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山五园”是在金章宗完颜璟时期(-年)兴建的“八大水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八大水院是金章宗在西山的八座行宫,分别为:凤凰岭圣水院、妙高峰香水院、阳台山金水院、阳台山南麓清水院、香山潭水院、玉泉山泉水院、石景山双水院以及樱桃沟灵水院。)
这八大水院均依山傍水,是行宫也是园林,更隐藏着众多的深山古刹。至明清时期掀起了于西山营建离宫别院的高潮,使北京出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高峰。
虽然许多今已不存,但幸免于难的几座早已是京西著名的旅游胜地、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玉饰
年广宁村刘佶墓出土)
(清青花石榴纹八棱罐
年玉泉路出土)
(清青花菊纹盖罐
年玉泉路出土)
(清青釉小罐
年国际广播电台出土)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世事如何变迁,人类终究离不开大自然。这山、这河、这林、这鸟,世间的花草树木无不和我们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尊重、爱护、有所畏惧,才会对自然的馈赠心存敬意。
愿我们彼此都能带着这份敬意,一路走下去。
(清寿字银环扣
年国际广播电台出土)
(清银镊子、耳勺、牙签三件套
年玉泉路出土)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