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炉南广场迎来北京时装周首秀,冰墩墩雪容融裸眼3D视频首发……刚刚过去的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焕新升级的首钢园展区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座了不起的首钢园,是京西石景山发展的缩影。多年前,钢铁巨人在京西崛起。年,石景山因厂设区,一路见证了首钢生产的火红年代和由火到冰的涅槃重生。从服务首钢到改造首钢再到借势首钢发展,近年来,石景山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上不断发力,打造了滑雪大跳台、冬奥公园等一个个京西新地标,老工业区一改过去“灰头土脸”的形象,实现了向绿色高端之城的华丽蝶变。
从默默服务到走向前台
提起石景山,很多人心目中的印象是典型的老工业区,高炉烟囱林立,钢铁火花四溅,生产热火朝天。很长一段时间里,相比于在我国钢铁史上赫赫有名的首钢,石景山一直默默无闻地扮演着服务保障首钢生产的角色。
石景山区的建立与首都对工业区的规划定位息息相关:自年划入北平市以后,石景山先后被划为北京市第十九区、第十五区,年始建石景山区,年被撤销,年成立石景山办事处,年才正式复建成为石景山区。
打这儿起,石景山开启了钢花四溅的火红年代。从石景山炼铁厂起步,年首钢迎来高光时刻,这一年,它以万吨的产量超过当时的宝钢总厂,成为全国产量第一的钢厂。
“那是首钢生产的黄金期,我们首钢人每天都是笑着去上班,‘农业看凤阳,工业看首钢’绝不是一句空话。”时至今日,86岁的老首钢摄影师陈尚彬仍珍藏着那张有名的《首钢之夜》,那是一片红色的钢铁海洋,照片中浓烟、火花以及火车头耀眼的大灯,无不显示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伴随钢铁产量迅猛增长,首钢没能绕开环境污染问题,甚至还曾在社会上引发关于“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争论。年7月13日,首钢命运迎来重大转折:北京申奥成功,首钢停产搬迁势在必行。年,国务院批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方案,拉开了中国钢铁史上最大规模迁移的序幕。首钢自此开始逐年减产,直至年最后一炉铁水流出、高炉熄火。
过去一直存在感不强的石景山区,被推向了前台。石景山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回忆,自年实施搬迁调整分流富余人员以来,首钢共向社会分流24人,特别是年末首钢全面停产后,一次性向社会分流富余人员10人。“作为首钢厂区所在的属地政府,这在当时给石景山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该负责人说。
为此,石景山区于年与首钢共同成立了“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在分流安置、创业、培训等方面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同时,石景山区还制定出台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用工单位录用首钢富余人员,为自主创业的首钢人员提供补助支持。数据显示,石景山区累计实现接收首钢分流富余人员人,再就业率达到92.43%,为首钢搬迁调整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
谋篇布局城市复兴新地标
如今的首钢园,3号高炉变身多功能秀场,老电厂改造为香格里拉酒店,尤其是冬奥会上亮相的滑雪大跳台,更是惊艳了世界。老旧工业遗存被赋予了新生,整座园区焕发出了新光彩。
蝶变并非一蹴而就,背后经历了长期的研究与探索。
首钢搬迁后,留下了大片的工业园区和老旧淘汰的厂房设备。一开始,围绕工业遗存是“保”是“拆”,各方意见很不明确。年刚刚启动搬迁时,首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厂区工业资源调查评估,从历史文化价值、工艺流程代表性、污染治理、经济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对现存工业设施进行调研,调查结果确立了分层分级的保护原则和框架。这项研究为后续改造指明了方向:首钢工业遗存不仅要保护,还要保留工业风、首钢味儿,让历史感与自然相融合。
“北京市从未希望首钢简单地卖地,而是要盘活存量资源,以首钢自主更新为主、市场化开发为辅,实施分区分片滚动开发,最终完成改造,实现产业升级。”首建投副总经理王达明表示。为了更好地组织新首钢发展建设,北京市于年成立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市新首钢办,石景山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市、区、企合作,部门联动,合力解决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难点问题。
“年,《首钢园区城市风貌研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