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西延长线跨过了永定河,滑雪大跳台扮靓了首钢园,作为首都城市西大门,石景山区的发展活力如破土之竹,势不可挡。在特殊的年,石景山区同心聚力、提质增效,奋力推动“三区”蓝图变成石景山现实。
回望一年,石景山区启动建设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打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现代金融产业主导优势更加明显,占全区高精尖产业总收入超过40%;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次连获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表彰;西长安街城市森林公园群基本建成,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排名位列全市第一。
一个又一个的变化,是石景山区高质量发展之路步履不停的缩影。在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的基础上,石景山区紧抓筹办北京年冬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历史机遇,转型发展迈入新阶段,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发展成果切实化作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年的稳步发展为“十四五”开局夯实了基础。石景山区将积极融入首都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三区建设”,以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重点,以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为关键,以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周年。
年
石景山区重点推进“九件大事”
01
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全力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工作
02
聚焦“四个复兴”,高标准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03
用好“两区”建设机遇,全力推动产业转型
04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05
坚持山水文化融城,大力彰显文化生态魅力
06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07
聚焦“七有”“五性”,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
08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建设健康石景山
09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同心篇
全区共同织密战“疫”网
年有一个避不开的关键词:疫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57万石景山人勠力同心,每一个人都成为战“疫”网中的重要一环。
石景山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创新“双楼长”“一米线”“无接触配送”等措施,全面加强社区、医院、楼宇、工地、学校、宾馆、餐饮、商超、市场、养老院、公共交通、窗口单位等疫情防控。
这一年,石景山1.6万名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机关干部、在职党员、“老街坊”志愿者坚守防控一线,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创建零感染、守护石景山”行动,47.15万人次完成了核酸检测……无论是冲锋一线,还是“宅”在家中,所有人都在为战“疫”做贡献。
石景山“老街坊”志愿者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石景山区第一时间为企业纾困,推动复工达产。在全市率先出台“石惠15条”,完善制定“石惠16条”及系列专项惠企政策,为企业减免房租1.3亿元,发放就业补助、创新扶持资金等8.2亿元,减免、缓缴社保基金34亿元,融资贷款78亿元,精准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复工达产率84.3%,排名全市前列;召开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发布“2+N”政策体系,签约30个项目亿元,有力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深化企业“服务包”制度,开展点对点服务,为家企业精准落实服务措施项。
数据显示,在全区共同努力下,年,石景山区在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的前提下,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67亿元,同比增长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5%,达到市级要求。
聚力篇
中心城区功能“强起来”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石景山分区规划为石景山区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是石景山区现在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之一。年,石景山区聚焦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中心城区功能,在推动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中持续发力。
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核心区54万平方米产业载体投入使用
作为“双奥之区”,石景山区重点完善了冬奥服务保障能力。启动建设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全力推进轨道交通M11冬奥支线、S1线金苹区间、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滑雪大跳台中心酒店、冬奥广场、冬奥主运行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冬奥场馆周边及阜石路沿线等区域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出台促进冰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若干措施,积极推动中国冰雪大会总部基地和冰雪俱乐部联盟落户;举办冬奥主题活动余场,启动打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
以建设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为契机,围绕“体育+”“科技+”等新发展趋势,石景山区成功举办中国科幻大会、电竞北京等重大活动40余场,国际创忆馆主题展、首钢极限公园等集中亮相;首钢园获评“北京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新首钢园区公用型保税仓库建成,智慧园区大脑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北京国际云转播等35家企业入驻。老“工业锈带”被新时代色彩点缀,蝶变为城市活力秀场。
0余场各类文化活动,惠及群众余万人次……文化之力沁润石景山,悄无声息地提升着城市气质。年,石景山区持续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大力开展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改造工程,完成4个重点院落改造,建成燕京八绝博物馆、石刻文物园,举办模式口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
石景山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实体书店达到90家,首创郎园Park全民畅读书店、石景山游乐园摩天轮和首钢园(三高炉、滑雪大跳台、星巴克)获评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此外,石景山区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获评全国“书香城市”;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开展“擦亮城市西大门、文明祥和迎冬奥”活动。
不断提升的市政硬件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城市健康发展锦上添花。年,全区实施个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启动高井规划一路、北辛安路南段和锅炉厂南路建设,永引渠南路建成通车。石景山区制定垃圾分类管理标准及实施细则,升级改造密闭式清洁站45座、垃圾运输车86辆,在全市率先实现居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老山东里北等5个小区获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和经济运行平台建设有序进行;实施7项交通疏堵工程,新增停车位0余个,完成4个重点区域、30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程,24条道路通信架空线实现入地。
提质篇
高精尖产业成为新增长极
年,石景山区产业转型成效明显,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据统计,年,石景山区“1+3+1”高精尖产业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现代金融产业主导优势明显,占高精尖产业总收入超过40%。
为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护航,石景山区出台了“科幻16条”等产业政策,实施36个应用场景建设,促进区域企业自主创新,邦维高科医用防护服等新技术新产品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数字创意产业优质发展奠基,石景山区制定促进游戏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北京市电子竞技产业品牌中心”和“北京市游戏创新体验区”挂牌。
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搭桥,石景山区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紧抓新基建机遇,新建5G基站个,新首钢等重点地区和城市主干道实现5G信号全覆盖,加快培育5G、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
为商务服务业高端发展铺路,石景山区落实服务业扩大开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21+N”重点项目,举办“北京消费季·爱尚石景山”“京西消费节”等特色消费活动,激活新消费潜力。
产业发展离不开物理空间的支撑。年,石景山区还加速了重点功能区的建设步伐。其中,长安金轴高品质提升,北辛安棚改A区等载体交付使用,邮储银行信用卡中心,中铁建发展集团等优质企业落户,高端产业实现集聚发展;新首钢园区规划建设稳步实施,北区全面开工,东南区15个地块启动建设;银保园主园区基本建成,54万平方米商务办公载体投用,华夏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等38家现代金融机构入驻;中关村石景山园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虚拟动点、枭龙科技等百余家虚拟现实企业落户,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协同创新平台启用,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园开园;北重科技文创园、石热文创园纳入市级老旧厂房改造试点,首钢文化产业园、首创郎园Park获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惠民篇
人民生活向“更美好”迈进
回看年,石景山人共克时艰,却也是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的一年。石景山区办好36件民生实事和68项济困工程,医教养等基础民生领域不断释放红利。
构筑居家养老为基础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石景山区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一年来,实施16项社区治理和7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工程。实施留白增绿15.96公顷,新建生活性服务业功能网点66个,便民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推动18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16个有机更新项目。衙门口西区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广宁村棚改征收实现%签约,北辛安回迁安置房、4个共有产权房和3个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加快施工,政策性住房开工套,竣工套。石景山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创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出台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十大专项行动,加强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三边十有”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面推开国家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提高重度失能人员护理服务质量。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和北京市十一学校石景山学校项目加快推动,金顶街小学实现开工,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达标;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站开工,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年度考评排名全市第一。
年底,衙门口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圆了居民安居梦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出门见绿”“抬头见蓝”逐步成为现实。拆除违法建设15.19万平方米,腾退土地2.36公顷。完成93个征收拆迁收尾点位搬迁拆除,保障棚改和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石景山区提前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新建改造麻峪滨河森林公园、炮山城市森林公园、群明湖公园等公园绿地27处公顷,西长安街城市森林公园群基本建成,公园绿地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排名位列全市第一;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一微克”行动,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6%,“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丽姿态充分彰显。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一个个小微公园在百姓家门口建成
来源:北京日报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石小融石毛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