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清代宫廷剧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前朝后宫错综复杂的剧情,剧中的服装、摆件也颇具看点,精美华贵的景泰蓝、流光溢彩的刺绣服装、耀眼夺目的玉雕……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燕京八绝。燕京八绝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但在历史的演变中,以皇家工艺为代表的燕京八绝曾一度遭遇手艺失传的危险境况。
谁来传承?如何传承?是摆在所有非遗文化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董事长柏群的带领下致力于将燕京八绝重新推到世人面前,让传统国粹,穿过历史的怀抱重新散发新的光芒。
匠心传承60年老字号获新生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充分汲取各地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批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的宫廷艺术,燕京八绝就是这其中的代表。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在明清盛极一时,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
作为清宫造办处第六代传人,柏群对燕京八绝的故事如数家珍。作为金漆镶嵌技艺的一名传承人,年,柏群毅然辞去工作,从父辈们的手中接过文化传承的“大旗”,打响了这场非遗文化保护战。背景资料显示,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北京金漆镶嵌厂,是年由造办处的几系传人16家作坊采用“公私合营”方式联合建厂的国有企业。年完成改制,成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0余年历史底蕴。
就是这样一家老字号,也曾在转型的过程中遭遇过”水土不服“。柏群表示,在90年代末,恰逢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一直采用统购统销模式的工美行业由于市场意识不强、“不会做生意”而没落。“企业改制的时候,很多人不看好工美行业,当时困难很多,企业总资产万元,负债高达万元,几乎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后来公司开始走市场化道路,成立品牌推广部,进行包装宣传推广活动,并不断进行文化惠民,让以前服务于皇家的技艺变得普惠,逐步闯出了名头。”
如今的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已在业内首屈一指,据柏群透露,公司现有位职工,其中包含7位美术大师、50位高级技师、工人技师,这其中亦有传统技艺第七代传人、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柏群的带领下,公司屡获荣誉,年,被认定为“质量、服务、信誉AAA示范企业”;年,荣获“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称号。年,获“北京老字号”称号。年获“-年度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称号……
文化联结燕京八绝重焕光彩
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经验并没有让柏群止步,探索传承国粹的新方式,让燕京八绝重回大众视野,让精美作品为世人所知,一直是萦绕在柏群脑海中的一道念头。
年,柏群牵头成立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散在民间的传人们以联盟的形式统一起来,共同发展。同年,柏群在京西古刹承恩寺建成了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年,北京燕京八绝协会成立,柏群被推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说到当初成立的原因,柏群用了“机缘”两个字概括。“最初的念头是,把这些燕京八绝的传人先团结在一起,大家交流互动,集思广益,共同探索新出路。
谈到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为何“落户”石景山,柏群说,石景山区地处京西,历史文脉丰富,文化底蕴厚重,自己正是看中了京西地区的文化发展潜力,而石景山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将京西古刹承恩寺作为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的开设地点。位于石景山模式口的承恩寺,是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一座古寺,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余年未对外开放。寺内红墙黛瓦,树木葱茏,更显得端严整肃、宁静悠远,
目前,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已经通过了升级为博物馆的相关程序,百年承恩寺也将在今年正式开门迎客,数百件燕京八绝传世精品将在这里揭开神秘面纱。柏群介绍,燕京八绝博物馆共有十几个展厅,其中有展现燕京八绝八大工艺的展厅、也有综合展厅和临时展厅等,用于展览大师作品和文创新品。更为精妙的是,寺内还有一名为“承恩书房”的实体书店可供游客休憩小坐,有意思的是,书房书柜后还有一“密道”,可直接通往二楼,一棵百年古树穿屋而过,矗立在二楼书屋正中,颇有一番意境。
为了更好地推广燕京八绝文化,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组织筹备了燕京八绝承恩文化传习大讲堂,走进街道、社区、机关、学校,在全国各地开展巡展特展,举办公益体验活动,让更多百姓接触到燕京八绝传统技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近年来,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内蒙古莫旗、河北丰宁等地进行文化帮扶。柏群还带领非遗传承人团队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了数百场燕京八绝主题文化交流活动,从文化讲堂到艺术巡展,从技艺展演到走进校园,还走出国门,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德国、美国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观念转变用新思路传承非遗文化
包括燕京八绝在内的非遗文化,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成为了一张张“中国名片”。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很多传统手工艺企业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传统的非遗技艺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在现代的市场环境中落地生根。
柏群认为,想传承好传统非遗文化,需要转变观念,有新思路。“脱离市场的非遗可能会逐步消亡。非遗技艺应该突破理念的限制,突破设计的桎梏,打造出符合时代的新产品。另外在营销模式上应考虑如何打造自己的IP和文化品牌,借助宣传和传播来做文章,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柏群坦言。
学艺时间漫长,加上学习环境单调,导致很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手工技艺望而却步,或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选择放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柏群也一直致力于提高手工匠人们的工资待遇,他表示,燕京八绝和金漆镶嵌两家企业的内部氛围都很活跃,如果设计的产品市场反馈好,就在经济上大胆给予匠人奖励。“产品没有市场是不行的,想要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让他们看到非遗文化在经济价值上的体现是很有必要的。”柏说。
目前,在柏群带领下打造的产品有多种,小到首饰盒,大到屏风宝座、室内家具,家居装修施工也取得了甲级资质。公司中的十几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技师还参与了平安故宫文物修复工程,红极一时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就有他们的故事。
谈到石景山区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帮助,柏群感触良多,不仅石景山区区委区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投促局等部门也都给予了鼓励和帮助。与此同时,公司也将利用自身影响力反哺石景山区文化发展,用传统文化的滋养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