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920/4698984.html

我们看网剧《隐秘的角落》的时候,总能找到是枝裕和《小偷家族》、《无人知晓》的感觉,某个夏日,街头转角发生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读原著紫金陈《坏小孩》,又像遇到散装东野圭吾,像《白夜行》、《彷徨之刃》中描绘的毫无善意的社会,张牙舞爪的人性阴暗,挥之不去。

这部小说,结局上的小胜大,弱胜强,个人胜群体,恨胜爱,和主流价值观的颠覆性反差,让很多读者产生不适。

13岁的朱朝阳的“恶”,到底来自阴差阳错的推理情节设定?还是来自现实,只是从未晾晒在阳光之下的隐匿人性?

PART1

「朱朝阳的幕后推手」

“坏小孩”朱朝阳开始是一个“好小孩”,“好”的概念,是我们约定俗成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在:成绩好、独立、自强,成长在单亲家庭,又为这个“好”增加了分量。

父亲在他两岁时,决然离开这个家,重新组建家庭,看起来富足美满。全然不管朱朝阳母子孤儿寡母,紧衣缩食相依为命,难免让人心生怨恨。

朱朝阳对“身高”这件事非常在意,买长儿个秘籍、画五星、做重点。长个儿意味着增长力量,父亲在家庭中也代表着“力量”,他渴望自己能够有能力去填补这部分“缺失”。

他很确定,只要学习好能获得母亲的安慰,可是该做些什么重新赢得父亲的爱呢?

他带着疑问一路成长,仅存的几次和父亲见面的机会,敏感细腻的推理着答案。当同父异母的朱晶晶的和父亲同框,他认为终于找到了父亲不爱自己的理由。

被激怒后把朱晶晶推下楼致死,清除了阻挡父亲爱他的障碍,毁灭的快感大于悔意。他从某种程度上理解张东升推岳父母的理由,成人尚可成功逃脱罪名,孩子犯错也可以逃脱惩罚。

当他意识到即便朱晶晶死掉,父亲也不会爱他,那一刻他心灰意冷。如果得不到,就毁灭吧。消失了就再也没有“得不到”的因由纠缠。

13岁弑父是朱朝阳最大的“恶”,然而比故事更可怕的是现实。

的“北大弑母案”的吴谢宇,从小到大的完美小孩,同学评价他不是学霸,是学神。尊重长辈、彬彬有礼,前途无量。

参加GRE考试,成绩排名全球前5%。高三自主招生全国第二的成绩顺利进入北大经济学院。

大一,获得了北京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获得了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

我们甚至都看见他站在世界顶尖平台熠熠生辉,为什么“好小孩”一定要做世上最残忍的事情,然后把自己扔进无尽的黑暗深渊?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敢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没有人无缘无故想走向毁灭,《坏小孩》的作者紫金陈接受采访时说:

“家庭温暖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察、爱的不公平可能让人性深处恶之火的种子点燃......我写的不是一个反社会的人格,而是人性,希望人们能去反思,未成年人犯罪的恶之果,源头在哪里。”

朱朝阳走向罪恶的源头,确实有三把推手:

第一、父爱缺失母爱单薄

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李玫瑾教授,曾无数次演讲提到:“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6岁前的朱朝阳父爱残缺,母亲情绪不稳,一句一个“大婊子”、“小婊子”藏着怨气,并不能给予朱朝阳正确的家庭变故的解读。

潜意识培养的观念父亲是被人勾走的,让朱朝阳误解自己不够好,但如果努力,也许会夺回来。

孩子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第二、学校教育的失衡

学校是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的场所,理想的学校环境是可以更好的充当家庭和现实世界的媒介。

然而,朱朝阳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辱、老师的冤枉,学校作为社会缩影,假如没有公正和温暖,13岁的孩子对未来的可期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朱朝阳第一次杀害朱晶晶,他表情透着一股久违的轻松:“不管怎么样,总之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在我们看来前途无量朱朝阳,却认为不判死刑就是比现在要强,可想而知,他的聪明智慧全部应付在眼前的苟且,从未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幻想,这是学校教育的失利。

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忍受学校处处残忍和不公。

第三、同伴的影响

在全世界的青少年越轨行为研究中,同伴被视为与他们不良行为最强关系的因素之一。

几乎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会通过同伴获取支持、力量或指引,度过惊涛骇浪的青春期,是孩子发现自我、探索世界、验证判断的重要部分。

朱朝阳一直是独来独往的,没有朋友,妈妈几天才回来一次,孤独是常态,一直把自己包裹在封闭的世界里。

普普和丁浩对他来说,确实是突破性的存在,后来与张东升的深入接触,是他第一次得知旁人秘密,逐渐打开部分心扉,进行社会交往的开始。

这三个人都和命案有关,杀人、被杀、枪毙、逃跑刺激性事件,让朱朝阳接触社会、了解外界的整体风格偏激而沉重。

一个饱受恶意成长的孩子,该如何学会心生暖意?

欲望、贪婪、嗔痴,嫉妒,趋利避害,是人性之本。教育的目标,不是消除本性,而是在承认本性存在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去控制本性,改善人性中的弱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偏执,让他对于外界失去判断能力,他的选择,往往不是基于好和坏的判断,起效果的是情感。

PART2

「躲在角落里的孩子们,也可以一心向阳」

紫金陈本名陈徐,宁波人,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因为大学在杭州城西紫金港校区,所以取了“紫金陈”这个名字,意为“紫金港的陈同学”。

紫金陈父亲出轨再婚,生活富裕。紫金陈和做景区售票员的母亲相依为命,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成绩好但却长期遭受霸凌,个子矮小,在孤独中学会隐忍的青春期……朱朝阳这个角色刨去犯罪经历的部分,几乎是对紫金陈现实人生的复刻。

以至于那个和剧中角色一样在做水产生意的父亲在《隐秘的角落》热播后,给紫金陈发来了短信,“就算小时候我对不起你,几十年过去了,我也老了,希望你以后记者问要实事求是一点,我在朋友圈还要面子的。”

紫金陈的身世就是朱朝阳的原型,所以他更懂得朱朝阳的恨与痛,但紫禁陈和朱朝阳走向了两个完全相反的轨迹,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弗洛伊德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是潜意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但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紫金陈是另一个向阳的朱朝阳,放了暑假,悄悄写小说,而不是编写日记的。在三十五岁实现自我和解,漫长而克制的坚持。

他说“我已经三十五岁,童年经历造成我很多敏感自卑的性格缺陷,我需要活得更通透一点。”

“一个人只有自我强大了,所有曾经的苦难就会变得云淡风轻。”

他为我们解答了,不是所有的朱朝阳,都可以走向“恶”。

PART3

「如果太黑,让自己变成一盏灯」

北京石景山曾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四少年绑架杀人案”。4名未成年人因绑架人质索要万赎金,并在赎金到手前将人质杀害,因不满十八岁,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在听到法庭判决时,四少年竟然相视一笑,庆幸自己逃过死刑。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犯罪不适执行死刑,未满十四岁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近几年,14岁以下犯罪率一直上升,强奸、杀人等新闻,头条热榜几乎月月都可见。

依照现在孩子的信息获取能力,他们在犯罪前就了解到了相应受到的惩罚,任欲望烧身。

就像普普支持朱朝阳弑父的理由一样:“你不满十四周岁,就算杀人也没关系,大不了进少管所,那儿总比孤儿院好吧?“

孤儿院成了地狱魔窟,少管所也比现在的处境要好,只要不是死刑就是万幸.......假如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能有一处拥有关怀有热度,也许某个节点,孩子们会幡然领悟。

就像《隐秘的角落》中警官老陈,一直是严良最后的底线,天堂与地狱之间唯一可以信赖的道德评判官。

我们慨叹小说中朱朝阳的凶狠,父母的失职,警察的无能。回到现实,也许身边有无数个被忽视的“朱朝阳”。

他们家庭不幸,沉默不语,无处倾诉,我们可能是他们学校的老师同学,是孤儿院的社工,是隔着屏幕见证苦难的人,此刻,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善良,也许就会成为照进黑暗的那道光。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大片隐晦不显的秘境,无论一切看起来多么暗淡,前方总有光明。

如果实在太黑,那就让自己变成一盏灯吧。

-End-

作者介绍:荣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