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薄其雨)“请输入您的手机号注册登录”“实名认证后才可发布信息”“填写孩子基本信息进入选课”……很多家长发现,在给孩子下载学习类App时需要填写大量实名认证信息,包括家长和孩子的,这些信息在实际使用时并不是必需的,但若不填写就无法使用该App。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获悉,石景山法院对此类现象进行调研提示,采集个人资料信息涉嫌侵犯隐私,未成年人在使用学习类App时,应使用安全正规的软件,注重个人信息安全,避免隐私泄露。
石景山法院发现,学习类App泄露个人信息屡禁不止,涉及过度索取权限、不给权限不让用、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等。一些学习类App甚至采取线上答题、线上课件展示等方式,未经用户许可就采集用户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的后果严重,轻则被骚扰电话困扰,重则可能会遭遇电信诈骗、套路贷、敲诈勒索等恶性事件,导致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有的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对孩子信息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对于App注册协议中未成年人隐私条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862.html